
 花落時再見|清華
花落時再見|清華2020 年上映的《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》,不只在動畫劇場版歷史上畫下新的一頁,也引領動漫一詞跨入大眾視野,風靡全球。
故事接續動畫第一季,當炭治郎、善逸與伊之助療傷完畢,便隨即接到要與炎柱「煉獄杏壽郎」會合,共同執行發生在無限列車的民眾下落不明事件。
然而,正當炭治郎一行人以為解決掉列車上的鬼時,畫面一轉,這才發現不過是錯誤的幻覺,現實中的他們已經陷入夢境。
四人分別夢見過往的美好,本該死去的家人、貪戀的女子、支配他人的強者,還有面對變了個人似的父親及可憐的弟弟。
這一段段夢境全是受到「下弦之壹」魘夢的血鬼術影響,然而就在拚盡全力斬殺魘夢、確保車上民眾平安無事之後,「上弦之參」猗窩座竟忽然出現。
不速之客的強大只有杏壽郎有辦法與之應對,然而最終仍不幸落敗,也正是這一情節將《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》推向高潮,在觀眾心裡留下大哥沒有輸的身影。
承襲動畫第一季的製作水準,劇場版的表現更上一層樓,不僅在特效方面展現出更強烈的情感,燃起熊熊熱火也勾起陣陣不捨。
唯一的遺憾是劇情編排失準,讓整段無限列車篇的故事節奏稍顯漫長、割裂。
慶幸的是,除此之外幾乎可說完美無缺,視覺演出就不提了,劇情牽引出的「面對現實的勇氣」和「守護與傳承」的議題,都深刻地貫穿全劇。
主題曲「炎」更是從旋律、歌詞到 LiSA 的唱腔,都詮釋出煉獄杏壽郎留給炭治郎等人的教誨與力量,賦予無限列車篇更刻骨銘心的意義。
幽浮桌的特效表現毋需多言,精湛、震撼,令人折服。
從無限列車本體就能看出寫實的精細程度不在話下,列車內部的空間感也十分俐落、立體,尤其在電影院大銀幕上觀賞時,火車的鐵鑄質感、列車快速行駛時白霧疾馳,還有車廂內部柔和纖細的木紋⋯⋯簡直身歷其境,相當震撼。
當然不能忘記呼吸所呈現的浮世繪風格特效,杏壽郎的不知火、炭治郎的生生流轉、善逸的霹靂一閃和伊之助的瘋狂撕裂,帶有日本傳統氣質的攻擊招式,原先電視動畫的效果已非常美麗,儘管招招斃命卻同時保有浮世繪的溫柔,讓整體顯得剛柔並濟。
話說回來,杏壽郎與猗窩座一戰不光是因為大哥壯烈犧牲而令人印象深刻,更多的是杏壽郎所傳達的想法。
人類的珍貴之處不在於強大、不在於壽命長短,而是得以攜手扶持、成長茁壯,或許此刻會喪失性命,但無形的力量,信念與力量則會永永遠遠的傳承下去。
杏壽郎守護了動彈不得的炭治郎,一來是前輩保護後輩的義務,二來是傳承的必要性,這些是變成鬼的猗窩座早已忘記的事情。
從這裡也能看出人類得以發展至今的邏輯,腦袋聰敏、肉體脆弱,而且還有壽命限制,卻成為了統治世界的存在,其中最關鍵的原因是知識得以傳承。
知識層層堆疊、跨越百年,透過文字影像,讓後世能夠學習前人的積累,情感面也是如此,如同杏壽郎帶給炭治郎的所有,讓他能夠咬牙跨越悲傷,繼續艱難的特訓。
煉獄杏壽郎,他可說是集正面特質於一身的人,身為柱,勤奮鍛鍊並在任務中擔任主力,同時確保隊員及民眾的安危,攬下沉甸甸的責任,但他卻甘之如飴,甚至願意為此犧牲。
前輩有照顧後輩的義務,但強者之於弱者時可沒有,即便杏壽郎在最後一刻為了自保而導致他人喪命,那也完全不是他的責任與錯誤,可是他卻說:「我會善盡我的職責,在這裡的每一個人都不會死。」
由此可見,杏壽郎所傳遞給眾人的價值並非強大的力量,而是他願意捨身守護並傳承一切的信念。
伴隨著杏壽郎的離去,主題曲「炎」,在當年擄獲了多少人的眼淚?
歌詞的第一段由杏壽郎的視角向炭治郎等人告別,接著後面皆是從炭治郎懷抱著對杏壽郎的思念與教誨,龐大的悲傷壓得他喘不過氣,但一想到杏壽郎以身作則的姿態,就無法停止腳步,這份曾經動搖,如今卻堅定內心的結果,一直到最後都是炭治郎的定心丸。
不僅歌詞貼切,旋律乾淨純粹,如陣陣潮水拍打沙灘,把對逝去之人的思念盈滿於心,「炎」無疑是對杏壽郎最溫柔的訣別。